赤子心中国情―一位爱国老华侨的中国情结

2022-05-02 03:21来源:本站

  每当周五下午四点左右,时常就有一位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老人,来到我们办公室看望我们。每次来都带着水果、点心或者自制的味美的咸菜等,这让我们感叹不已,一位爱国老华侨竟有如此的中国情结,历久弥深。

  这个让我们敬佩之人在菲律宾侨社和文坛上可是赫赫有名,在菲华教育界也是受人尊敬和称赞的宿儒。他,就是郑君泰山先生,笔名鲁峰是也。

  大凡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德高望重之人,我们习惯上都称呼他为某老,例如郭沫若被国人尊称为郭老,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被尊为徐老等等,我们几个中国外派老师也都尊郑先生为郑老。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郑老第一次来我们办公室,也是在开学后第二周的周五下午。临界下班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拎着一袋东西,健步走进办公室,四下一打量,好像发现去年的中国老师都不在这了,于是径直向我们几个中国老师走来,跟我们打招呼。经过攀谈得知,他是本地的第二代老华侨,三个孙子都在新华读书。她给我们带来了马罗山的香芒,连本地中文老师都有,每人一个。临走前,让我们写下自己的姓名,下次来要送我们书。

  第二个星期五下午,郑老果然又来了,拎了一袋书――《鲁峰文集》。掀开扉页,赫然写着“给新华中国外派老师某某惠存,郑泰山敬赠于菲律宾怡朗市,年月日”,字体美观大方,苍劲有力,全是中文繁体。

  后来我认真品读《鲁峰文集》及与郑老的交谈中得知:

  郑老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菲国怡朗市,父母亲知书达理,他童年历经太平洋战争的悲苦年代,备尝四处逃难的辛酸生活。目睹日寇惨无人性的烧杀掠抢,经受了血雨腥风的惊魂洗礼。战乱中其父英年早逝,遗下孤儿寡母艰难谋生。幸赖母亲教养,督导有方。略长读过一年私塾,三年小学,三年初中,通过孜孜不倦的刻苦自学,造就了颇为深厚的文学功底。

  郑老一生好读书,勤于写作。初中时即崭露头角,辍学后仍不辍笔耕,好学不倦,经常投稿商报周刊,撰写特写及剧评,曾应聘为世界日报通讯员一年,经常通讯报道。

  从他的早期作品来看,爱山、爱水、爱土地,钟情于中华文化,执意为小侨民立传,褒扬生活中的平凡事物,意切情浓,读之令人感动。

  从他后期作品来看,更像一位学者,借历史演绎人文,借历史诠释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文章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研读完全书,一个热爱正义,追求光明,爱憎分明的学者型作家跃然纸上。其实生活中的郑老也是一身浩气,飘逸着儒道神韵!

  后来渐渐地我们就非常熟识了,与我特别地有缘,可能我们都喜欢文学之故,而且性格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他有时与我谈起他早年丧父,辛苦求学,稍大独立支撑门户,历经日寇侵袭菲国,饱尝战争之苦,至于成立。年轻时做过学徒,延续父辈的商业,由贤惠的妻子协助打理“永泰布店”至今,今年是八十店庆了。这不,上次给我们每人送来一件红色的纯棉T恤,上面有“永泰80th”等字样。

  最让郑老留恋的是他曾从事过多年的华文教育事业。他执教于母校怡朗华商的职商课程及九九归一,手脑并用的珠算课。白天代课,夜晚辅导寄宿生的导修课。期间还掌理过学校开源节流的财政,使之扭亏转盈。当过商会秘书,商报复刊后,担任通讯记者十多年,经历了各种的锻炼,培养了他爱憎分明,秉持良知的的操守,这是华商精神和商报精神给予他的熏陶!

  郑老今虽八十高寿,却至今保留中国国籍,可见其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郑老如今已是三世同堂,儿与媳皆为有能力之辈,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电脑店与照相馆,生意日盛,孙辈们努力好学,郑老也时时以国语和闽南话教之导之,以做人之道训之导之,所以几个孙辈也都品学兼优。

  郑老于1979年初秋跟怡朗华商校友会旅行团,一行21人,踏上了梦寐中的父兄生长的土地――中国!游历了深圳、集美、厦门、杭州、苏州、济南、北京等十几个省市,长达月余,祖籍国的山水风光,人情风土,令他流连忘返,给他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郑老时常来与我谈心,切磋文学,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进步,经常有文章见于商报及世界日报等报端。在二?一五年九月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举办的“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征文”中,我们都获奖,郑老凭借《牢记历史 警惕未来》喜获第五名,真乃宝刀未老,实至名归,可喜可贺!

  郑老时常送我们以时鲜的水果,诸如奶果、仙丹果、香瓜及风味独特的芭蕉等都是我们此前没有吃过的,所以记忆犹新。新年将至,郑老又送来糯米粉,猴年挂历,中国红的T恤衫,还有圣诞节送我们的大蛋糕等等,不一而足。

  最难忘的是郑老八十寿诞和妻子七十寿诞的那次晚宴,场面宏大,美轮美奂;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主人之盛情,嘉宾之广多,我尚属首见,印象极为深刻。我那时也敬赠鲁峰先生一首小诗“岱宗不老年年健, 文笔常新岁岁坚。古稀耄耋双双庆, 福寿无边日日添”,不知先生忘否。

  郑老和他的学生蔡君国材先生,有次邀我到SM对面的JIPIN TOWR一起用早餐,那是一栋21层的高楼,是怡朗市地标,坐在窗边,居高临下,鸟瞰怡朗,喝着咖啡,吃着早餐,远眺马罗山和怡江,怡朗市的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才思奔涌,一篇《怎一个感字了得》立就。

  生活中,郑老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待人宽容敦厚,淡泊名利,低调做人,富于奉献精神,乐于助人。

  据悉,岷市的成功商人孙君建兴,就曾受过郑老历时三年的教导,且不收束?,还辅助他大学什费等。

  对于祖籍国家乡的建设,郑老也是经常关注,也经常尽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离家久了,客居他乡,是很容易产生乡愁的,爱国之情往往更为浓烈。郑老血管里流淌着华人血脉,对祖籍国有着殷殷深情和赤子之心。到了晚年,这种情感愈盛,并时时把这种情感寄托在来自于祖国的我们身上,我们也感同身受,永不忘记的。(李树元)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