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吴水道称利港

2022-05-02 01:32来源:中华五千年

  位于江阴西部的利港镇,东与申港镇相接,南与西石桥为邻,西隔天生港与石庄镇 为界,北滨长江,与靖江夹港遥遥相望。

  利港镇因利港河得名。利港本名渔浦,因渔民打鱼能获利而更名。关于利港(渔浦) 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吴平、袁康所著的《越绝书・吴地传第三》中说: “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 浦,入大江,奏广陵。”意思是古时苏州通往扬州的水路,出平门,上郭池,入运 河,出巢湖,北上历地,经过梅村镇入阳湖,经利港入长江,向扬州。由此可见, 渔浦在两千多年前已是苏锡地区至长江的水上通道之一。

  利港河位于桃花港和芦埠港之间,南自璜土镇汇头上水井口入境,向东至居家湾 转北经利城、丁墅、利港等村入江,全长16.3公里。宋天禧四年(1020),江阴 知军崔立疏浚利港河,以河水灌溉农田。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和知军徐蒇 又疏浚利港、申港。此后明清两代共疏浚12次,民国疏浚4次。1976年老利港河口子 拓宽,动工开挖全长9公里的新利港河,新建了节制闸,有效地改善了澄西地区4镇 的水利、交通面貌。

  宋、明、清三 代,官府在关隘要地、荒远地区或各地接连之处设置巡检官,皆以武官担任,属县 管辖,主掌训练甲兵、巡逻地方、维持治安等事宜。明洪武十一年(1378)利港置巡检司, 设司吏1人,额管弓兵百人。明天顺元年(1457),利港河废塞,水路不通,利港巡检司迁 移至夏港西。

  明代利港河入江处已有士民聚居,清咸丰二年(1852),黄丹由渔民栖息聚落,逐渐形 成集市,清同治年间(1862-1874)形成集镇,出现店面。利港河自南而北贯穿集镇 中心,有桥沟通东西。清代利港属丁墅镇。王家栋有《丁墅道中》诗:“极目沧江 上,萧萧霁色寒。远洲残雪在,野渚暮云漫。旅食悲秋雁,卑栖忆考盘 。行吟归路 黑,何处不忧端。”光绪年间,利港以江银泉为首的富户,兴建老新街,有店面数 十家。利港港口和黄丹港口设义渡。芦埠港口由渔民居住点逐渐形成集市。

  春秋时期的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季札受封于延陵,利港属其封邑。秦朝置 会稽郡,利港地属会稽郡延陵乡。汉代,延陵乡改置毗陵县,设暨阳乡。晋代利港 属暨阳县。梁代,利港地属江阴郡利城县,隋代起并入江阴县。利港镇境域宋至明代属永陵 乡,清代属丁墅镇。利港镇设置,始于20世纪30年代。

  利港镇沿长江有10.6公里江面,这一带水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春季有刀鱼、河豚 ,夏初有鲥鱼,秋冬有鳗鱼和蟹,还有其他各种鱼类。沿江农民驾船下江或在江滩搭 棚架网,捕捞鱼虾。河豚鱼古名赤蛙,“立春出江中,盛于二月”。李时珍《本草 纲目》中称河豚“今吴越最多,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白,有黄缕文。无鳞、 无胆、腹下白面不光,甘温有毒,余在江阴,素见一儒者因此丧命。”所以民间有 “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述:“河豚,余邑中之所惯食, 余亦爱之。近入城,闻一家人哭声甚哀,问之,则以误食河豚之有毒者连死四人。” 李诩说,从此,他不再食河豚,还常常规劝人们说,世上美味很多,缺了河豚不能 算少,还是不要食用,以免酿出祸事,追悔莫及。

  利港沿江一带,流行一种九狮舞。每逢喜庆节日,人们要在街头村尾表演九狮舞。 狮身用竹篾扎成,缝上外套,装上绒毛,脖下挂一串响铃。随着一番锣鼓的节奏, 带着彩球的引狮者首先上场,然后,九头狮子紧跟上场,表演爬狮、抖狮、舞狮、 滚狮、扑狮等动作。九狮象征九州,九狮共舞,象征吉祥。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节 目,九狮舞经久不衰,颇受群众喜爱。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