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鲜鳜鱼
徽州水产类传统名菜。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贵池、铜陵、大通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故名)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方法烧制,故称“腌鲜鳜”。
![]() |
蟹连鱼肚
|
黄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种火锅。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自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音。 “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此菜乍看像极一颗象牙色珍珠浮在清清的水面上,一小簇鲜绿的葱丝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是由切得极细的安徽歙县笋丝垒成的,拨开象牙色城堡,里面依次呈现肉丝、冬菇 丝。夹几根笋丝细细一品,其味清淡爽口,有香菇的香,肉丝的鲜,还有一股土鸡特有的鲜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