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与现实主义油画

2022-05-02 11:34来源:文通网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作者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油画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最早始于明清之际,当时称洋画。本世纪20年代,一批学子纷纷出国留学,相继把油画引入中国,如李叔同、李铁夫、陈抱一,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当时活跃在油画坛上的有颜文梁、常书鸿、吕斯百、潘玉良等。

  进入50年代以后,一批油画家纷纷投入到历史题材的创作中。他们的创作得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涌现出的作品有《开镣》(胡一川)、《地道战》(罗工柳)、《南昌起义》(黎冰鸿)、《飞渡卢定桥》(李宗津)和《红军过雪山》等。其中,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是一件突出的优秀作品。

  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中,除其间因一些政治运动的干扰而受到影响外,油画创作一直持续地发展。油画家更多地受到苏联油画的影响,没有多少机会接触西方油画,因而画风比较单一。不过这一时期美术院校的基础训练比较扎实,画家也重视深入生活,并且,一大批年轻的画家在创作中倾注了饱满的热情和深切的感受。他们不仅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画,而且,还描绘了现实生活的油画,如孙滋溪《天安门前留个影》、王文彬《夯歌》、温葆《四个姑娘》等,这些作品充满了热情和清新,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