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品味语言

2022-05-02 01:02来源:本站

  学语文,要对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积累语言。

  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将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课堂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巧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真正学会品味语言文字。

  一、抓住矛盾,咬文嚼字

  小学课文基本以平铺直叙为多,少见转换和矛盾冲突,但有时也难免会出现。而这些唐突的表达方式,无疑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例:《小音乐家扬科》中,扬科去摸小提琴的部分,叙述者一直跟在扬科身边,看着扬科的一举一动。第12自然段后两个句子却成了“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叙述者离开了扬科,退出了现场,走到了院子外面。前后的叙述角度和距离都发生了变化。怎样通过对这一段话的研读,来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呢?我设计这样几个步骤。

  1、自读第10-11自然段,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正在参加扬科的冒险行动。

  2、你在与扬科一起冒险的时候,心里想了什么?想对扬科说些什么?

  3、再读“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4、眼看扬科受到了毒打,你为什么抽身离开了现场?

  在文中不直接出现的叙述者,为追求叙述的真实和客观性,一般都隐藏在文本背后,从不显示自己的情感倾向。当叙述者情不自禁地出现或没有理由地隐去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在这段话中,改变的叙述距离,通过学生入情阅读,假设自己就在扬科身边等方法,体味到了当时对这个瘦弱孩子的毒打场面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就是因为不忍心看,所以才退出了现场。这样一理解,学生更体会到了扬科的可怜,社会的不公平。

  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预设进行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但也不是说不需要预设,当我们在上课之前“至少把课文读五遍”的时候,当我们以“编者”和“教者”的身份去读的时候,就要想一想,如何在文本中找准咬文嚼字的切入点,如何让这些内容在课堂中发挥作用,如何带着学生去咀嚼,去品味,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联系生活,咬文嚼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也需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时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联系。

  如一位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对表现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一个细节描写的教学,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咬文嚼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1.2文中原句: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抓关键词语:你觉得哪个词能概括这句话。

  2、理解极其的意思

  3、抓宫殿一词,引出房子的历史,联系实际说说“宫殿式的房子本来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和“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他办公室的陈设应该是怎样的”。

  4、对照文中句子描写的陈设,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从“极其简单的”陈设感受到了总理“极其不简单”的品质。

  三、薄书读厚,短词读长

  词语具有张力,这张力浅显地说,是指词语超出本身字面意思的表现力,给人一定的、足够的想象空间。“四两拨千斤”,教学时,紧扣这些词语,往往能够抓住文章的要害,提升思维的深度,把“薄书读厚”,把“短词读长”,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文本的更深处。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伟大的友谊》第一自然段时:

  师:我现在请你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第一段在遣词造句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听出来?

  生:这一段里总共有五个“共同”。

  师:那是怎么回事?他连续用了五个“共同”,使你感觉怎么样?

  生:使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工作。

  师:她刚才解释了,“共同”就是在一块儿,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究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你读读第一个“共同”。

 [1] [2] [下一页]

全部课源
顶部